2004年宅急送痛下决心实行了扁平化管理 ,到2005年 ,宅急送的经营业绩开始回升 ,恶性事故得到了明显遏制 。同时公司也开始实施有助于业务提速的PDA项目 。
令李红兵牵肠挂肚的PDA项目,其实本身并不复杂 。根据宅急送的信息化规划,今年是公司的“挖潜年” ,而挖掘潜力的目标 ,被指向了一线车辆的运送速度和各部门协作的效率提高 。虽然目前PDA方案在全球快递行业应用比较成熟,在中国却只是崭露头角 。经过初选 ,这一方案被推到了公司的管理会议上 。
然而会上争论之激烈,还是超出了李红兵的预料 。矛盾的焦点集中在PDA项目的投资上。“一台企业用的PDA价值一般都在1万元以上。以北京分公司为例,如果100多台车都安装,设备投入就需100多万元,还不包括无线布网的其它设备以及软件和相关服务 ,如果再拓展到全国,确实会是一笔不小的投资。”李红兵当时对这个项目能否通过确实不是很有把握 。
“公司现在上马PDA项目是有考虑的 。”据李红兵回忆,其实早在三年前,PDA项目就曾摆上过陈平的桌面。但由于项目成本比较高 ,而当时公司正处于大规模扩张网点的阶段,车辆和人员等的投资更加紧迫 ,所以就搁了下来。三年后,国内快递市场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,巨头之间的竞争都从当初的网点大战 ,逐步进入到提升服务质量的阶段,“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车辆和人员 ,比单纯增加其数量更重要。”李红兵表示。
最终还是总裁陈平拍了板 。“真正让陈总下决心的原因是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。”李红兵的判断并非空穴来风。国内快递市场上的重量级选手中外运敦豪,最近刚刚完成了全国第三期PDA项目的实施,目前在一些重要城市,该公司的快递司机已基本做到人手一部PDA 。无独有偶 ,宅急送的老对手中铁快运 ,也早在去年就完成了一期的PDA项目。“相比之下,我们还是很有些压力 ,尤其是来自客户的压力。”李红兵坦言 。
宅急送选定的是一家美国公司的PDA解决方案 ,这一方案在四大国际快递公司中也有应用 。除了无线网络环境应用 ,软件系统与公司ERP对接等功能外 ,这一系统的重点技术,就在于PDA的远程信息传输保障 。该系统设计了两种通道 ,一种是采用GPRS技术传输数据 ,而另一个备用通道则是一旦GPRS出现故障 ,宅急送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架设的专线,也能保证将信息及时传回总部。